可以肯定的是,撮合相互冲突的观点、意识形态和利益,会很不容易。这在俄罗斯乌克兰的战争中就很明显,现实中,中国拒绝与七国集团共同谴责这场战争。然而,中国的沉默令人沮丧,与该国领导人对峙却并不能解决问题,将中国排除在各类多边安排之外也一样。

相反,七国集团成员国应专注于确定误解和分歧风险较低的共同利益领域,并把握住所有可能存在的合作机会。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融资,就是一个明显却也并非唯一的例子。虽然西方媒体经常丑化中国,但中国其实一直在各类经济和金融问题上与西方开展建设性接触。

这方面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债务管理。中国于上月底加入了赞比亚的债权人委员会并承诺遵守20国集团的共同框架债务重组进程。这不仅对赞比亚——其当前债务负担近320亿美元,约相当于GDP的120%,是一个好兆头,对其他负债累累的非洲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即使在俄乌战争问题上西方和中国的立场也有一些趋同,当然,是出于完全不同的考虑。其实,3月初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以金融风险为由,叫停了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所有业务,而新开发银行则宣布“暂停所有在俄新交易”。

这些情况表明,诉诸共同价值观远远不是说服各国推进共同目标的唯一途径;现实考虑也能非常有力。西方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应该尝试在具体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对话和政策合作。

与西方的普遍说法相反,其实几十年来与中国的合作,一直是一个常态。但是,如果七国集团领导人决意要将“核心价值”作为国际合作的基础,那么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中国和七国集团在全球经济层面各走各路、互不亲近,那么双方的境况都只会更糟。

来源:智库PS-5月27日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PAOLA SUBACCHI的文章

智库配有中文译文,略作文字补充,转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