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自2011年奥巴马高调宣布重返亚太以来,美国一直希望在该地区推进同盟伙伴关系,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本文作者指出,在拜登上任后的两年中,重返亚洲的战略似乎并不被地区国家买单。美国在亚洲推销的一系列战略,如替代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印太经济框架、对华科技与供应链脱钩、价值观旗号下宣传“民主与威权的斗争”等议题,由于脱离经济与政治现实,都遭遇了水土不服,被亚洲盟友冷待。作者提出,要想成功保持与该区域的密切接触,实施“印太”战略,关键在于华盛顿是否有能力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并围绕中国在这一地区无可争议的影响力开展工作,同时避免两国紧张关系的升级。

本文编译自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英文电子杂志ThinkChina的评论文章,原标题为《美国转向亚洲:对华关系的管理至关重要》(US pivot to Asia: Managing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crucial),作者为William Choong,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亚洲安全问题专家,特别专注于大国的关系,在报纸上刊登了很多国际安全问题方面的文章。文章略有删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

2011年11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历史性的重返亚太计划,即美国对该地区的资源和优先事项进行战略再平衡。11年过去,更换了两届总统执政后,在对亚太进行战略重心转移的事项上,美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在拜登担任美国总统的两年时间里,华盛顿回到了原点,寻求利用联盟和伙伴关系的力量来追求美国的国家目标。中国前外交部长王毅将此总结为华盛顿的“5-4-3-2-1”方法,即五眼联盟情报网、四边安全对话机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AUKUS三边会谈(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华盛顿与该地区的双边关系,以及最后的美国“印太战略”。

华盛顿不被买单的亚洲战略

长期以来,华盛顿因退出12国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备受指责,但它一直倡导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该框架的核心是数字贸易、有弹性的供应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核心内容。虽然在去年,华盛顿已将其与东盟的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华盛顿在四个领域的一系列政策上往往坚持己见,引起了他国领导者的不满。这对其未来的区域参与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