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们又一次对美元的消亡和中国人民币的崛起进行了猜测。12月,习近平主席告诉海湾地区领导人,中国将尝试用人民币购买石油和天然气。上个月,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会见了习主席,并呼吁在俄罗斯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中更广泛地使用人民币;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开会讨论如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巴西和中国同意使用其本地货币进行双边贸易和金融交易。

混乱的辩论

关于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辩论,往往是混乱不堪。一些分析家对美元的主导地位是持续存在还是消亡提出了几个很强的主张。另一些人则声称在去美元化过程中会取得渐进式的进展,这往往被那些恢复到最大限度的主张的人所反驳。有时,评论家们似乎在互相争论。

这场辩论的背后至少有两个问题,各自有不同的阈值。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高门槛的国际化:人民币能否在全球范围内超越美元的货币功能,结束美元的主导地位?许多专家正确地认为,那种程度的人民币国际化是极为不可能,因为,它需要对中国的经济进行重大改革,包括开放资本账户和可能持续的经常账户(贸易)赤字,以便其他经济体可以积累对中国的人民币计价的债权。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低门槛的国际化:中国能否鼓励足够多的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以提高其货币作为双边货币的地位,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性?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边缘地区。事实上,这似乎已经在发生。

这两个问题的影响和结果,有很大不同。如果高门槛问题的解决对人民币有利,中国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影响力将大大增加,而美国的影响力将减少。当然,这怎么可能发生是另一个问题。这可能需要华盛顿大规模的经济管理不善,以至极大削弱对美元资产和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但是,如果低门槛的问题得到肯定的回答,中国仍然可以对其贸易伙伴施加更多的影响,并减轻美国潜在金融制裁的风险。

联网、联网、联网

人民币能否超越低门槛的国际化,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是它能否取得足够的网络效应,能否在不涉及中国实体的交易中使用。经济学家将网络效应定义为一种货币从个人、公司和国家的现有使用中获得的吸引力或价值。这些好处是非线性的,因为一种货币被使用得越多,就有越多的实体愿意与其他实体一起使用它。广泛使用一种货币作为结算交易的手段,可以降低使用该货币的成本,如果市场参与者试图使用替代货币,他们将面临成本,特别是在主导货币已经达到足够数量的用户之后。出于这个原因,领先的货币往往会从自我强化的主导地位周期中获益。在一个国家内,网络效应对其法定货币来说几乎是自动而得。但是,在国际上,只有少数货币被充分使用以充分受益于网络效应,最明显的是美元和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