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和中国研发的潜射无人机不能自主完成水下潜航,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跨介质飞行器。

2005 年, 洛马公 司开展了潜射无人机鸬鹚的研制, 并于2006 年11 月 完成了溅落与回收验证试验 。由于仅能依靠自 身完成一次水-空介质跨越, 鸬鹚无人机并不是严 格意义上的跨介质飞行器, 但它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2008 年,针对美国海军“由海向陆”作战需求,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了用于特种作战的潜水飞机研制计划,但是最终项目夭折。2012 年, 麻省理工林肯实验室设 计了一种采用折叠机翼结构的跨介质飞行器。该飞行器仅能完成空-水介质跨越, 其折叠机翼结构 不能很好适应空-水和水-空的双向介质跨越要求。

总结

而中国对于跨介质飞行器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10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突破,也说明了中国在此领域的深入布局。

一般认为,跨介质飞行器常用的变体方案包括折叠机翼、变后掠机翼及仿生扑翼等, 但因为普遍面 临着控制复杂、不能自主适应环境变化等问题,所以导致跨介质飞行器研发止步不前。而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设计之初,经过对多旋翼、倾转旋翼、固定翼等构型方案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团队最终确定固定翼飞行构型方案。而在研发过程中,团队又向折叠机翼发起挑战 最终,固定翼与折叠翼样机双双成功实现跨域航行,意味着融合空中飞行、水面游弋、水下巡航能力于一体的跨介质航行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目前只有中国掌握了这种技术,堪称全球首创,恰恰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在世界无人机领域的“领头羊”地位,而随着中国在跨介质飞行器领域的深入,中国会在此领域取得更加突破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