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前,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闭幕。 “这样的大型展会正是巴基斯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宣传、推广方式。”围绕进博会,《今日巴基斯坦》等媒体如是写道。 一些巴基斯坦参展商也表示,希望通过进博会在中国发现更多市场机遇,促进两国经贸往来。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客户对巴基斯坦意味着什么?未来中巴经贸合作还有哪些潜在的增长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做出如下解读:

观察者网:从双边贸易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客户对巴基斯坦而言意味着什么?

刘宗义:首先要看到,从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开始,中巴经贸合作掀起了热潮,中国成为了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中巴之间一直存在较大的贸易不均衡状态。比如2021年,中巴贸易额大概是27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出口是242亿,从巴基斯坦进口达36亿美元,贸易逆差超过200亿美元。

实际上,巴基斯坦学者和官员在跟我们对话时,也经常提到贸易不均衡的问题,但他们的表述很客气、很理性、点到为止,和印度那种动辄上升到政治高度的态度截然不同。其实,对于巴基斯坦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外汇储备比较紧缺的国家来说,跟中国之间存在这么庞大的贸易逆差,对它来说是不可承受的。

客观而言,这是两国发展阶段的不对称、两国产业结构的不同所导致的。所以,我们现在希望通过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通过中巴产业合作,把这种局面尽快扭转过来。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新貌。图自新华社

观察者网:之前,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巴基斯坦对华出口远远不及对美出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刘宗义:首先因为中巴两国之间的产业关联度比较小,我们向巴基斯坦出口的主要是机电设备、纺织品、金属制品等工业品,然后从巴基斯坦进口最多的是棉花之类的纺织原料,还有一些原材料、农产品。此外,中国也向巴基斯坦出口一些原料药,但肯定没有对印度出口的多,因为印度制药业很发达。

而巴基斯坦因为自身产业不发达,跟中国的产业关联度比较小,所以经贸额也比较小。巴基斯坦作为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国家,它跟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同中巴之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政治关系是不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