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这也和巴基斯坦在历史上形成的对外经济贸易格局有关。巴基斯坦过去主要的经济合作对象是西方国家和中东等地。巴基斯坦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汽车配件、手术设备、皮革、运动产品等等。但在这些产业领域,中国自己国内已经非常发达,所以它的这些产品较少出口到中国。还有些产品,则是在巴基斯坦非常出名,但在中国知名度较小。比如巴基斯坦的手术设备和运动产品,他们自己非常引以为豪,在世界上也比较出名,只是中国人了解不多。

观察者网:您之前提到,巴基斯坦现任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曾经带队到天津、山东等地进行考察,希望推动中国的一些产能转移到巴基斯坦去。后来,由于巴基斯坦政府轮换,有些产能合作就叫停了。现在,中巴之间的产能合作是否有重启的趋势?或者说,中巴在产业链上的合作是否也会越来越紧密?未来,中巴经贸合作还有哪些潜在的增长点?

刘宗义:这种趋势已经存在了。我们国内有学者做过研究,如果中巴经济走廊能够顺利进展,巴基斯坦的产业发展、中巴之间的产业合作能得到升级。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中巴两国必然形成更密切的经贸关系。

比如,农业是巴基斯坦的一个相对而言的优势产业。它国内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在从事农业,所以农业方面的合作会是中巴经济走廊下一步合作的一个亮点。现在我们也正在推进农业合作。有的学者测算,如果这种合作顺利推进,中巴之间的逆差很快会逆转。

巴基斯坦的芒果口感非常好。现在巴基斯坦芒果主要是通过货运包机出口到中国,但是因为巴基斯坦冷链运输不太发达,对中国大规模出口还存在困难。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互联互通状况的改善和巴基斯坦运输能力的提高,巴基斯坦优质农产品将能够大规模出口到中国。

巴基斯坦芒果,图自上观新闻。

再如,纺织业是巴基斯坦工业中的优势产业,但是它的纺织工业存在很多问题——技术、设备比较落后。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棉花产区,我们双方在纺织业方面可以加强合作,这也有利于巴基斯坦纺织工业的升级。

不过,我们和巴基斯坦的产业合作能不能得到顺利的推进,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其本身国内的政治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还有安全局势是否能够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