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5月25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德国经济已陷入技术性衰退。受德国拖累,欧元区过去两个季度经济持续萎缩。从当初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到如今成为“害群之马”,德国经历了什么?这场衰退对德国究竟有多大影响?该如何摆脱危机? 就这些问题,《金融时报》副主编沃尔夫冈·明肖撰文发表他的看法。观察者网翻译分享,仅供参考。

【文/沃尔夫冈·明肖,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还记得有关“欧洲病夫”的争夺赛吗?数十年来,这顶帽子一直在英国与德国间来回传递。在某些年,法国也曾获得“荣誉提名”。

即便考虑到“脱欧”对英国的影响,现在“欧洲病夫”这个称谓也非柏林莫属。经历了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德国经济已陷入经济学家口中的“技术性衰退”。这并非经济衰退的正式定义。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定义是“在整个经济体范围内,经济活动出现持续数月的大规模衰减”。

过去一年来德国通胀率同比变化走势图 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问题来了,德国GDP显然已经持续好几个月负增长;国内消费也陷入低迷。但这种势头并没有平均地分布到整个经济的方方面面。失业率依然维持在5.5%,处于历年来的最低水平。在德国,关于就业的主要话题是工人数量不足与工资上涨。我知道有些餐馆因为招不到员工而倒闭。这不像是正常的经济衰退时期应该发生的事。

与今天德国处境最相似的类比,应该是上世纪70年代英国经历的“滞胀”时期——高通胀与低增长——结合相对较低的失业率。根据英国国家统计署的数据,在那个十年,英国总体失业率在3.7%与5.6%间浮动。英国在上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初经历了两场严重的经济衰退。第一次是在1973年至1975年,因为石油价格冲击所引发。第二次是在1980年至1981年,导火索是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政策。

但英国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真正的大事件却不是关于周期的讨论,而是结构。在我看来,对那一时期许多国家所面临困境最令人信服的解释,出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菲尔普斯1994年的著作:《结构性衰退:失业、利息和资产的现代均衡理论》,书中指明了长期的超级衰退周期。

菲尔普斯的观点不同于当时经济学界的主流意见,即认为经济会围绕一个固定的趋势波动。这并非上世纪70年代的实际情况。那十年间发生了多次冲击:为二战后全球宏观经济提供稳定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半固定汇率制终结;一波接一波的油价冲击;以及在英国,越来越频繁的工会罢工行动。所有这一切都超越了经典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