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抗议活动发生当天召开的新闻吹风会上,菲律宾总统办公室发言人陈显达(Edwin Lacierda)表示,政府没有参与策划周五的抗议活动。

但《华尔街日报》报道此事时指出,陈显达没有谈论菲律宾政府为平息事态所作的具体外交努力。

尽管马尼拉反华示威活动没有闹出什么声势,不过,《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在南海对峙问题上,中国将持更加坚定的立场。

《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国内的政治形势助推了中国在此事上的强硬立场。中国和菲律宾在争议岛屿问题上对峙的时间越长,双方协商出一个保全颜面的解决办法的难度就越大。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名地区安全专家相信,中国领导层承担不起让国人认为其软弱的后果。

在菲律宾的网站上,关于黄岩岛的报道“不起眼”

一片“激情”并未带来与之相称的结果,在经历了两方船只一个多月的对峙之后,黄岩岛海域最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南海伏季休渔期。

有意思的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对中国的休渔令表示“欢迎”,声称菲律宾也会要求菲渔民避免在“争议海域”捕鱼。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外交部一边表示不承认中国所颁“休渔令”,一边又表示,“总统阿基诺已决定,鉴于我们的海产资源加速损耗,我们下发自己的休渔令是可取的,以便在一段时期内补充渔业资源”。

对此,中国外交部则在记者会上表示,休渔制度与当前的黄岩岛事件无关,中方已多次就黄岩岛事件阐明了立场,中方坚持通过外交磋商寻求解决问题的立场没有变化。

《青年参考》记者试图采访曾登上黄岩岛的记者与国家海洋局新闻办,但他们都表示不方便发表评论。

早在5月11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主持读报专栏的作者刘罡即观察到,菲律宾主要英文报纸的报道与中国媒体很不一样。看中国媒体报道,觉得中菲关系已经紧张到极点的时候,在菲律宾的网站上,关于黄岩岛的报道却“很不起眼”,报道方式也较为客观、不带立场性。

“我们国内,大家是不是在消费黄岩岛这个话题?”看罢各方报道后,刘罡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通过媒体的报道,他能见到,对于黄岩岛问题,菲律宾国内明显有着来自政界与民间的不同声音。相形之下,国内媒体一味充满激情表现,反倒显得不大有大国风范。

“对于一个大概十年二十年也吵不出结果来的领土纠纷,是不是该用一种巧妙而比较能持久的方式来面对?”刘罡问。

事实上,即便在菲律宾的华文报刊《菲律宾商报》的网站上,黄岩岛争端也排不上头条新闻。

刘罡所说的“不同声音”中,也许包括了菲律宾《马尼拉标准今日报》上的一篇评论,该评论称黄岩岛属于中国。其作者、投资家维克托·阿齐斯在文中表示,1987年以前,菲律宾历次宪法,都没有将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包括在领土中,在2009年才修改该法令,单方面宣布拥有这些有争议的岛屿;菲律宾主张对那些岛屿拥有主权的依据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者相信,这一公约不能追溯生效并改变从前的事实。

“我们到底在糊弄谁?”评论的最后,这位作者如是问。(记者 黄昉苨)

菲媒的黄岩岛报道“很不起眼” 正反观点都有军事评论,黄岩,报道,菲律宾军事|最新军事|最新局势|中国军事|国际军事(www.joowi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