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网站发表题为《美中关系为何陷入僵局》的文章,作者是保罗·亨勒(中文名韩磊)和萨姆·布雷斯尼克。文章认为,美中关系今后仍将保持竞争状态。不过,防止双边关系变得更加敌对应该成为两国共同的目标。美中两国还应为双边关系建立有效的问题化解模式。全文摘编如下:
50年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飞往中国,为两国关系的剧变奠定了基础。此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最近一年来双方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不过美中关系依然紧张。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开启了美中关系更具对抗色彩的时代,拜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延续了他的前任对待中国的态度。
但中国没有退缩。许多人似乎认为,尽管美国实力依然雄厚,不过已经开启了不可避免的衰落期。就在中国重新坐上亚洲头把交椅之际,在中国看来,美国无法解决的种族平等、贫富不均及政治极化问题,会让美国在亚洲和全球各地的影响力出现不可逆转的衰落。
让局面变得愈发复杂的是,美中两国民众越来越不信任彼此。
最后,双方对两国关系的不同构想,对当前的僵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倾向于将美中关系定义为在共同原则、共识及合作可能性指导下的和平共处。令中国感到失望的是,美国更专注于与中国的竞争和交锋。然而,在华盛顿,更多地由竞争和交锋而不是合作来界定的大国对抗,已成为双边关系的核心框架。
中国似乎认定美国的目标是“打压”中国崛起。他们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澳英美联盟潜艇协议以及“四方安全对话”日益加大的协作,都证明美国一心要遏制中国并限制中国在所谓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此外,许多中国学者和专家认为,美国限制敏感技术出口证明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发展迅猛的技术领域。最后,他们认为美国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不满是虚伪的,因为美国自己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简而言之,中国将美国视为正在衰落的大国,企图阻止正在崛起的中国赶超自己。
从美中两国的对话可以看出,中国希望美国给它提供崛起中的大国该有的空间。此外,中国还希望华盛顿能缓解对中国的施压,不要参与对中国治理模式横加指责的意识形态之争。
美国对中国采取了更强硬的政策和更具对抗性的态度。
与上一任总统相比,拜登选择用更冷静、更克制的语气,以避免局势升级。此外,与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官员不同,拜登团队一直明确表示,华盛顿不寻求中国的政权更迭。不过,拜登政府尚未公布外界期待已久的对华战略。阐明美国的目标有助于华盛顿在应对中国挑战方面得到盟友和伙伴更多的合作。这也会给中美领导人提供一个磋商双边关系未来的起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