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历史回响:持久奋斗实现民族复兴

穿越75年历史时空,习近平总书记重提持久战,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与抗战理论的一脉相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种国情判断,从持久战的视角思考,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弱胜强的战略思维,排除速胜心理。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擘画的中华民族复兴蓝图,需要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接续奋斗,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是一场持久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着眼中华民族复兴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战略目标,需要我们持久保持谋划能力和战略定力。

中国正面临世界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当前复杂疫情,党中央强调要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赖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针对当前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强调,以持久战视角加以认识,要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