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后的几百年里,蒙古西征再也没有发生,往返于东西方的商人、传教士,为欧洲人带来了有关蒙古和元朝的新鲜故事。这其中最有名气的,当然是马可波罗,他的游记几乎塑造了几百年来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

奥斯曼帝国兴起后,东西方交通中断,西方一度失去了有关蒙古的消息。直到16世纪之后,耶稣会士向欧洲传回了许多有关东方的知识,这其中有不少与蒙古有关。比如传教士南怀仁曾经跟随康熙巡幸,写下了《鞑靼旅行记》,传教士安多和张诚更是跟随康熙出征噶尔丹,记录了清朝与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

保尔:西方为什么一边妖魔化蒙古人,一边崇拜元朝?

南怀仁画像(资料图)

这些留心于中国事务的传教士搞清楚了一些重要问题,比如他们注意到,蒙古之内存在不同的群体,于是有了卡尔梅克人、喀尔喀人和蒙古人三种分类。但是,传教士能够接触的信息毕竟非常有限,其认知必然存在狭隘之处。比如他们认为蒙古人性情温和,但生活肮脏贫穷,都是很难感化的异教徒。

总而言之,自从蒙古人从天而降,与欧洲打上交道以来,尽管印象深刻,但欧洲人视野里的蒙古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混杂一起,很容易产生了迷幻的故事情节。作为蒙古人建立的帝国,元朝更是套上了神秘的色彩,成为欧洲人眼中一段风格另类的“中国故事”。

恐惧与敬仰并存

对于外国人创作,并且涉及中国古代历史的文艺作品,中国观众常常有“这根本不是中国”的批评,曾经的《花木兰》如此,如今的《图兰朵》更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缘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的历史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

《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渊源于短篇故事《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作者对这位中国公主,以及相关人物描绘,完全建立于欧洲人对蒙古、元朝的理解之上,而这种理解,首先源自于蒙古人带来的冲击。

如果蒙古第一次西征毁灭中亚城市,西欧还只是略有传闻,那么在第二次西征时,基辅、莫斯科等东欧城市的陷落,则给西欧带去了关于蒙古人的可怕描述。后来的第三次西征,虽然与欧洲没有直接关系,但伊斯兰文明几乎被摧毁的事实,足以让欧洲的封建主们不寒而栗。

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蒙元占据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欧洲人来说,蒙古带给他们的冲击力却远超汉唐宋明。蒙古军队的恐怖屠杀,让沉浸在宗教中的欧洲人想起了“上帝之鞭”,蒙古二次西征也被欧洲人称作“上帝的惩罚”,以至于东欧联军与蒙古军队的战场都有了特殊的名字——“上帝选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