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合作前景广阔、势头强劲】在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中国对天然气需求持续增加,事实上,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消费国,其中43%天然气需要进口,当中包括89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LNG)及46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中俄天然气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直到2019年底“西伯利亚力量1号”开通,俄气才正式输送到中国。目前,欧洲仍然是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客户,每年进口约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欧洲每年共使用541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比之下,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仅约380亿立方米(中国每年消耗量约3310亿立方米)。不过,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中国2035年的天然气需求将较现有水平增加一倍。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和中石油于2014年签署了价值4000亿美元、为期30年的协议,建设连接中俄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输气管。 管道全长8000公里,其中3000公里位于俄罗斯境内,约5000公里位于中国境内。2019年底,西伯利亚力量1号正式启用,预计到了2025年达到负荷顶峰后每年可向中国输送多达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独特之处是它只向中国一国输送天然气,不像输欧的天然气管道要途经及供应多国。由于项目贯穿天气环境严苛的地域,西伯利亚力量是一项困难重重而浩大的工程。 整条输气管道蜿蜒穿过平源、河流、沼泽与永久冻土层,数千名施工人员在零下40度的极低温环境工作,于冻土中切开4米深的大坑来铺设管道。 而且基于要适应极地气候与环境,管道都经过精心设计(包括可抵受地震、80摄氏度的温差),在施工过程中,管道须通过巨大的压力及撞击测试,甚至军事级的爆破测试。接下来,中俄将启动“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设——由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经蒙古国输气至中国西部,途中穿过阿尔泰山脉地区,每年供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落成启用。 这次的管道兴建工程预计比西伯利亚力量一号耗资更庞大、需时更久。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上周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俄罗斯将在两年之内、即2024年开始建设全长逾6000公里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他说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而蒙古将可受惠于收取天然气“过路费”。目前,中国进口的天然气约三分之二是液化天然气。其中,中国从澳洲进口了大约40%的液化天然气,占比最大; 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则略超10%。 一直以来,液化天然气要输往中国就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撇开中美关系不说,中澳关系近年亦迅速降温,促使中国有意减少甚至暂停从澳洲进口液化天然气。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俄罗斯向中国输出的天然气将会大幅增加。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将一如既往同俄方加强战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