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航空知识》见证1982年从法国整机引进得两架“海豚”直升机试飞成功,到1992年国产化直-9A-100首飞成功的艰难10年。1980年7月2号,中法正式签约,中国花费3.13亿法郎,折合美元7400万,从法国宇航公司引进50架“海豚”直升机,前两架由法方提供整机,后续48架由法方提供散件,哈飞自行组装。并且授权发动机生产许可,和飞机生产许可。以及提供全套的直升机设计图纸和全部生产技术文件批文。1982年初,法国宇航公司提供的首批两架“海豚”直升机整机,通过空运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由空军飞行员杨会禄等三人驾驶这两架“海豚”直升机进行验收和试飞表演,获得成功。1982年12月,哈飞自行组装的第一架“海豚”直升机下线。杨会禄机组3人进行试飞测试,在飞抵一处郊外村庄的上空时,“海豚”直升机的仪表盘开始亮红灯报警,然后整架直升机就因为突发重大故障,导致发动机失去动力,开始急速盘旋着向地面坠落。杨会禄等三人因避开村庄,飞向荒郊全部壮烈牺牲。当时中国的直升机装配技术非常落后,工人上岗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培训,技术水平较低。事后调查分析,装配不当有误差是导致直升机失事坠毁的主要原因。当年因为相关的工业基础薄弱,在1982年完成了首架SA365N“海豚”的装配和试飞工作,截止1990年底才完成了引进的50架“海豚”的组装工作。而在有技术资料,外方技术指导以及散件和成品飞机的参考下,也是花了十年才勉强完成了国产化直九的仿制,国产化率只达到了72%。后来随着我国航空相关产业工业基础的提高,直九被玩出了花样,发展出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通用型、运输型、反潜型、搜救型、武装攻击型等等,并且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国。正是有了直-9直升机的引进、试制以及国产化,使我国初步掌握了同时代先进直升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大大减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我国直升机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