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美国航母聚集波斯湾,不代表美伊开战在即,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的姿态。从实用价值角度看,一旦伊朗采取任何过激行为,美国也是有所准备。
“美国此举更多是一种预防性动作,即为了应对局势的不可控所作出的反应。这一举动不意味着美国将对伊朗动武,现在美国没有合适的理由对伊朗动武。”赵广成也对记者表达了相似观点。
加重制裁
损害美国盟友利益,恐难得到配合
美国最近不断向国际社会游说,劝说一些国家加入到制裁伊朗的队伍。对此,韩国和日本的立场已有松动。韩国政府拟加入到这一行列,并在研究伊朗原油进口量减少一半的方案;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12日则表示,日本将应美国方面要求,尽早制定措施,“有计划地”减少从伊朗的石油进口。
然而,对那些“不听话”者,美国却实施了制裁。美国近日宣布对中国广东省的珠海振戎公司实施经济制裁。与此同时,新加坡及阿联酋的两家公司也遭到美国制裁。
沈雅梅称,伊朗问题可以分解为几大方面,第一是核问题;第二是波斯湾航道的自由通行;第三是金融制裁和能源安全;最后一个方面是伊朗内政和民主自由的问题。
实际上,通过解决这四方面问题,西方的最终目的是把伊朗发展核武器、并称霸波斯湾地区的野心打压下去。而最近美国在围绕伊朗石油制裁问题的波及范围不断加大,是为制止伊朗“拥核”这一终极目标服务。
“由于美国对伊朗制裁措施很多,它对伊朗的经贸合作并不显著,对美国自身的伤害并不大。但是,美国这一做法却对自己的盟友及其他国家造成伤害。”沈雅梅说,现在美国对其盟友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比如要求日本、韩国及欧盟减少伊朗原油进口。而这一要求不太现实。
例如,日本对能源进口依赖性较大,并且在去年日本大地震中,遭遇了核泄漏,使日本对中东的石油依赖越来越大。美国想让一些国家在制裁伊朗问题上得到配合,有一定难度。
美国合纵连横的做法亦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印度内阁一名成员12日说,印度将继续与伊朗进行贸易往来,没有理由就购买伊朗石油寻求美国“豁免”。此外欧盟内部对制裁伊朗一事也发生分歧。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10日表示,欧盟将进一步加强对伊朗的制裁。然而,一名熟知内情的欧盟官员12日称,欧盟很可能会将伊朗原油进口的禁运制裁推迟六个月时间,目的是允许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有足够的时间找到其他的供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