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矿产:法国智库鼓吹"以中国之道还治中国之身",以摆脱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费加罗报》披露法国智库蒙田研究院专家观点,建议欧盟采用"以中国之道还治中国之身"的办法,通过本地化生产、设立合资企业等措施,以减少对中国在关键领域的依赖。
蒙田研究所:以中国之道还治中国之身
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加速,对关键金属资源的需求也愈显突出。《费加罗报》在经济版页的一篇报道中,披露蒙田研究院的一项大胆建议,这家法国智库建议欧盟采用"以中国之道,还治中国之身"的做法,来摆脱对中国在绿色技术关键金属领域的依赖。
蒙田研究院的专家约瑟夫-德拉特认为,如果欧盟采用中国或华盛顿的策略,通过强制本地化生产、设立合资企业及限制关键技术人才流动等措施,就能减少对中国在关键金属领域的严重依赖-而这些金属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所需技术至关重要。实现这场"革命"的关键在于"本地内容"。这位专家指出:布鲁塞尔可以强制要求,在欧洲销售的与能源转型相关产品(如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电解槽、电池、电动车)中,至少有 50% 的关键组件必须在本地生产。这一门槛的设定,意味着例如电动车的关键部件中,必须有显著部分在欧洲制造。
在一些欧洲明显落后的领域,如磷酸铁锂(LFP)电池,他建议欧盟强制中国企业在欧洲设立合资企业,并确保这些工厂不仅仅是进行产品组装。
除了明确推行"本地内容"战略外,欧盟还应加强与"友好国家"的合作,以降低在资源与关键金属供应上的风险。这些合作伙伴可以包括日本、韩国、加拿大、印度,以及钴、镍等关键金属的生产国。
蒙田研究院还建议推行签证政策改革,以限制中国工程师的进入,仅保留"必要最低限度",同时要求企业"优先聘用本地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不过,蒙田研究院专家表示:在资源有限、成员国缺乏协调的情况下,制定一项具有雄心勃勃目标的欧盟战略并非易事。此外,与美国有所不同的是,欧盟在希望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同时,仍然希望吸引中国在欧盟投资,因为这能带来技术和就业机会。这就如同在刻制当年中国对外资企业设限换技术的发展模式。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1836737167330316/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