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6月4日罕见地公开了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关键性能参数,这一举动立即引发国际关注。中国核武库向来笼罩着高度保密的面纱,此次披露的详细程度远超外界预期,其背后释放的战略信号耐人寻味。

首先是核心参数公开化: 央视首次确认东风-5可携带当量高达400万吨TNT的热核弹头(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200倍)、最大射程12000公里(覆盖美国本土及西欧)、精度在500米以内。此类具体战略性能数据,以往均属绝对机密。

作为中国上世纪70年代研制、1981年服役的“第一代战略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固定井基发射)在官方口径中仍被描述为具备可靠威慑能力,其巨大当量和有效射程的确认,挑战了外界对其“老旧过时”的简单判断。

尺寸重量透明化,公布精确的物理尺寸(长32.6米,直径3.35米)和发射重量(183吨),此类细节以往极少提及。

此次高调公开老型号东风-5的“底牌”,其战略意图远超展示单一武器本身,释放出多重关键信号:

第一,最核心的信号在于其强烈的暗示性——主动公开相对“老旧”的东风-5,恰恰意味着中国已拥有并部署了更先进、更强大的战略核导弹系统。正如分析人士所指出的,这罕见地“自曝家底”之举,逻辑上指向中国手握“尚未向世界展示的更强大的能力”。东风-41(固体燃料、机动发射、多弹头)、新一代潜射巨浪-3等更先进、生存能力更强的系统,才是当前及未来核威慑的支柱。公开东风-5,如同亮出“明牌”,暗示对手“暗牌”更具威力。

第二、 公布精确射程(覆盖美国本土)与巨大当量(400万吨TNT),意在清晰无误地告知潜在对手:即便是中国最早的洲际导弹,其毁灭性打击能力依然真实、有效且可靠,不容低估。500米精度的强调,也表明其具备打击高价值硬目标的能力。

第三 打破数十年高度保密的传统,选择主动公开关键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强大战略自信的体现。这显示中国在核力量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对自身核威慑力的有效性拥有充分信心,认为公开部分信息无损其安全,反能强化威慑效果。

第四,对潜在对手的警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下,此举可视为对潜在战略竞争对手发出的明确警示,传递“中国拥有可靠且现代化的二次打击能力”的信息,旨在慑止任何可能的战略误判或冒险行为。

中国官方此次一反常态地公开东风-5洲际导弹的详尽参数,绝非简单的军事科普。其核心意图在于以“公布旧型号”为媒介,向世界发出关于中国核武库现代化程度与威慑能力升级的强烈信号。最引人瞩目的推论是:中国此举意在昭示其已部署了比公开信息中更为强大的新一代洲际导弹系统。这标志着中国在保持“最低限度核威慑”原则的同时,正以更透明、更自信的姿态展示其确保国家战略安全的决心和能力,其核威慑力量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际社会需审慎解读这一信号背后深远的战略格局变迁。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14141078564389376/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