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科学家揭示气候变化如何促进东亚侏罗纪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揭示,约1.67亿年前的气候转变,极大地促进了东亚燕辽生物群的生物多样性。燕辽生物群保存完好,包含能滑翔、游泳的早期哺乳动物,以及揭示鸟类起源的恐龙化石。
由中国科学院团队主导的研究,分析了北票和下花园盆地的沉积物、花粉记录和碳同位素。他们发现,在大约1.67亿至1.655亿年前,该地区气候从潮湿变为半湿润,年降雨量从超过1000毫米减少到低于750毫米,导致煤炭沉积减少,植被从蕨类为主变为类似松柏的植物。
这种气候变化与地质构造活动相结合,将该地区从湿润的河流湖泊系统转变为季节性平原。这些多样的栖息地创造了新的生态位,促使物种在隔离中演化,从而产生了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例如,早期哺乳动物发展出滑翔和挖掘行为,而近鸟龙等恐龙则演化出羽毛,暗示了飞行的起源。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古代气候如何塑造生命,也为理解当前生态系统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启示。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1836594897944776/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