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9月15日,在平静中被记录进华为的历史,也被载入世界半导体史册。巧合的是,华为公司的成立时间为1987年9月15日,33周岁,这是一次特殊的生日。

这一天,“断供”已经一步步成为现实,从高通台积电,到联发科三星SK海力士,都无法为华为提供芯片,而EDA巨头、谷歌和华为的合作也将逐步到期。在美国的超级长臂管辖之下,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走向分裂。

但,与外界想象不同的是,华为经历了一年多的对战后,“9月15日”已经不再成为所谓期限日。在既定的事实面前,华为继续维持日常工作,继续在困境中求生存。华为一位研发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他所在城市的华为研究院中,“今天完全没人在讨论(期限的事)。”也有华为员工向记者表示:“我们也不能左右什么,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面对供应链的巨大摇摆,华为没有退路,也不会抱有幻想,直接进行软硬件双线作战。

一边为应对芯片问题,库存、备胎、去A化、合纵连横……都在路上,只是还需要时间去培养、验证制造的新路途。在大家纷纷叩问华为硬件供应链的同时,另一边,华为的软件生态链艰难地破土而出,去年鸿蒙OS推出后,越来越多的人在询问:“华为真的要做软件了吗?”

一、松湖会战:生态突击

时间线回到2019年的8月的开发者大会上,当时万众瞩目的鸿蒙OS正式登场,向大家展示了华为发力软件层面的决心。而构建移动的生态,只有操作系统还远远不够,对标谷歌移动服务GMS的HMS,刚刚起步。

为了快速攻坚HMS的技术,两个月后的金秋十月,华为召集了公司全球的2000多名工程师,集结于华为的东莞松山湖园区,迅速组成新的千人团队来共同研发。如果再算上鸿蒙等整体软件的员工,应不止2000人。这一场持续的合作,在华为内部被称为“松湖会战”。

据悉,这是华为成立以来会战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次内部资源合作,也被视为华为构建移动应用生态平台的里程碑事件。

外部的压力、内部的技术力、强大的执行力,都使得华为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迭代到了HMS Core 5.0的能力。在2020年6月29日5.0版本开启众测后,“松湖会战”的集结告一段落,之后工程师们可以选择继续留下来,也可以选择回到原先的岗位。虽然项目人员会有变化,但是产品的基底已经打好,业务将会继续得到支持,HMS也将开启新阶段。

这场会战对于华为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

首先,以往大家熟知的华为是一家硬件盒子公司,听闻华为要开发操作系统,外界的疑问是:华为的软件能力行吗?而很少人知道华为在软件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只是集中在系统软件层面,和华为自己的硬件搭配,再对B端客户(运营商等)进行销售,并不单独对第三方销售。这一类型的软件在华为内部被称为工程软件,长年以来已经培养了强大的软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