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下面的数据,有助于大家对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成就规模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现有高收入经济体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6%,中国人口则占世界人口的18%。也即是说,中国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将使生活在高收入经济体的人口比例增加一倍以上。

这种情况意味着,“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面临的任务与前十三个五年规划不同。这一切首先是要中国跨越1949年以来的巨大发展差距。现在决定性的问题是,中国要如何作为高收入经济体而持续发展?

成为一个高收入社会所面临的需求,显然比一个不发达社会复杂得多。在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中,压倒性的问题是如何满足基本需要——食物、住房、基本医疗保障和教育。但在一个高收入社会中,教育、医疗、环境、文化和众多其他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前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成功意味着“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有了一个新的重心,即如何以国际标准将中国建设成高收入经济体?

罗思义:两会之后,世界悄然见证人类历史的“第四次转折”

高收入社会对教育、医疗、环境、文化提出了更高需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关于中国所取得的这些经济和社会成就,人们常常笼称为“奇迹”。从国际和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非奇迹,而是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取得的结果。实质上,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就向中国人民做出了承诺。这个承诺就是,如果你们支持我们的社会主义纲领和路线,那么从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和文明之一沦落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的中国,将逐步摆脱一个多世纪的外国侵略、掠夺和压迫的屈辱,重新回到自己应有的地位。仅仅70年,一个人一生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兑现了这个承诺。

这一切并非奇迹,人世间哪有什么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和理论的产物,这其中是无数辛勤的劳动和中国人民的牺牲与奉献。如果世界其他国家也能如中国所做,那么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将得到解决。中国人民所取得的这一成就,是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最好的注脚。

除了向高收入经济体过渡外,这次两会提议的气候变化政策也将在未来影响中国乃至全人类。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表的一次重要讲话中,向国际社会承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行动目标——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些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被视为国际社会应对灾难性气候变化的“游戏规则的改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