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象一下中国的地图和欧洲的地图。欧洲的海岸线非常曲折,有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日德兰半岛。这些半岛各自都发展成独立的社会,有独立的语言和独立的国家。此外,欧洲有些大的岛屿,如大不列颠、爱尔兰、克里特岛、撒丁岛都是大岛。这些欧洲岛屿中的每一个都发展出不同的社会,往往使用不同的语言。而中国的海岸线是平滑的,没有大的半岛,也没有那么多大的岛屿。

再说河流,中国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并行流动,两河之间的土地地势低,所以黄河和长江在历史上很早就被运河连接起来。而欧洲的河流,因为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中部,所以欧洲的河流像自行车轮的辐条一样呈放射状流出——莱茵河流向西北方,易北河流向柏林,罗讷河流向西南方,多瑙河流向东方。可以说,中国的河流连接了中国,而欧洲的河流将欧洲分成不同的社会。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之间的差异,部分与地理有关。但我认为它们也与农业有关。

欧洲的农业依赖小麦;中国的农业,最初部分依赖水稻和小米,后来小麦才被引进中国。种小麦与种水稻是非常不同的:种小麦的农民可以自己单干,麦农只需把麦种抛撒出去,然后等着收割麦子;但是水稻不是这样的,种水稻的农民需要灌溉水稻,因此必须与其他人合作,经营一个灌溉系统。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的农业系统要求人们合作,而欧洲的农业系统允许或者说要求人们成为个人主义者。

对此,我们在中国发现了另一个实证例子。在中国的一些地区,是种植小麦的,而不是水稻。我听说过或读过一些文章,指出在小麦种植区的中国人比在水稻种植区的中国人更趋向于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

贾雷德·戴蒙德:如何让世界更稳定?欧美人先减少浪费

水稻种植(资料图/新华网)

这是个啰嗦的回答,却说明中国和欧洲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这让我着迷。在我的书《崩溃》中,也有一整章是关于中国的,试图去理解为什么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了如此不同的道路。

提问:您的作品不仅强调了可以看到的主体(如人、船、钢铁)的流动,还提到了那些微小的和几乎看不见的东西(如种子、病毒和病菌)的流动,在某一文明繁荣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您认为迁移或者说移民如何为人类的文明和繁荣,特别是对人类的早期历史,提供重要动力?

戴蒙德:移民是个有趣的话题,移民在世界各地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比如刚提到的郑和下西洋,15世纪,来自中国的宝藏船队抵达了东非海岸。看起来这些舰队似乎就要绕过非洲的好望角,抵达欧洲,但是舰队返航了。为什么?为什么欧洲的船队却是一直向前航行?作为一个地理学家,我再次想到了诸多地理因素,包括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移民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