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评论,黄岩岛,渔民,船用]:

5月14日,随着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从5月16日至8月1日休渔令的临近,远海作业归来的渔船陆续泊满了渔港。在热带白晃晃的阳光之下,女人们忙着挑走船上的货,皮肤黝黑的男人们则修整渔船零件或冲洗甲板。

这是海南岛东边一个靠海的小镇。如果没有一个多月前的“黄岩岛事件”,潭门镇这个名字则不会像如今这般为外人所熟知。也因为这个“黄岩岛”事件,引发了中国与菲律宾之间最激烈和持久的对峙。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种复杂的原因,在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近一半与周边国家存在争议,情况最严峻的则属南海。潭门镇每年有100多艘渔船驶往黄岩岛、南沙等海域作业,因此也频频受到了来自周边国家的袭扰。

根据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的不完全统计,1989-2010年,周边国家在南沙海域袭击、抢劫、抓扣、枪杀中国渔船渔民事件达380多宗,涉及渔船750多艘、渔民11300人。其中,25名渔民被打死或失踪,24名渔民被打伤,800多名渔民被抓扣判刑。

几乎每一位潭门镇的渔民都有各自与之相关的经历和故事,这串起了中国与东南邻国多年的南海争端史。

撤离黄岩岛

5月13日,“琼海03022”号渔船在西沙作业一个月后回到潭门港。而就在它4月9日从渔港起锚出发那天,西沙本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他们的目的地是黄岩岛。4月12日,“03022”行驶了近500海里后顺利抵达黄岩岛,然而收到的却是中国渔政部门让他们撤回的指令。

为避免空手而归,“03022”调整方向驶往西北方向的西沙。船员们之后才知晓,他们才与一起国际事件擦肩而过。就在4月10日,在黄岩岛海域作业的潭门镇12条渔船受到菲律宾军舰的袭扰,并由此引发了中国与菲律宾关系史上最严重的对峙。

“琼海03889”便是受袭扰的12条渔船之一,而这并不是其船长陈奕平第一次受到菲律宾军舰的干扰,也不是来自菲律宾的最糟糕的待遇。

像潭门镇多数渔民一样,陈奕平初中毕业便随长辈踏上渔船,迄今已有20多年的出海经历,“先是在近海作业,之后慢慢到远海”。

这名资深的船长去得最多的就是黄岩岛。陈奕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的父辈就已经去过黄岩岛、南沙等海域。他从1987年左右开始踏进黄岩岛的环形礁盘。

据资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民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

黄岩岛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四周为距水面0.5~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它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一座巨大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也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黄岩岛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中间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黄岩岛潟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