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以及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无人机系统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大民用和军用航空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产品。《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称,飞鸿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FH-95中程电子战无人机(UWA)日前在北京一个秘密基地内完成了性能测试。如果进度快的话,这一机型很有可能会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亮相,结合着该机的性能和国外对电子战无人机的需求来看,这款机型未来很有可能斩获很多国际客户。

要知道,在目前的军用无人机家族之中,最为流行的机型,主要是用以执行侦查和攻击任务的侦察型无人机或察打一体式无人机,而像FH-95这样专门执行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任务的专职电子战无人机,则屈指可数。目前国外比较出名只有以色列的HERMES900、“苍鹭”电侦查无人机、美军的RQ-7B“影子”、MQ-1C“灰鹰”以及俄罗斯的里尔-3等,国内的彩虹、翼龙无人机也相继发展出了电子战型号。不过随着现代无人机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子战需求的加大,目前许多军事航空强国都在着手逐步将电子战技术与无人机相结合,以进一步提升电子战的综合效率。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完成性能测试的FH-95电子战无人机,是在此前已经量产交付海外客户的FH-95察打一体式无人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电子战型号。它在作战性能上与美军的RQ-7B“影子”电子战无人机十分类似,两者同样采用固定翼、螺旋桨置于尾部的布局,不过国产FH-95电子战无人机的体积和载荷要比美军“影子”大得多。按照《环球时报》的说法,该型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达吨级、最大任务载荷可达250公斤左右。作战时可挂载包括SAR吊舱、电子战系统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在内的多种对抗武器,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执行电子侦察、电子对抗、定点清除等复合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