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力量:想要替换英特尔CPU,必须打“持久战”

CPU是信息时代的石油,是工业、金融、政务、交通、能源、教育、医疗、互联网等行业信息化的基石,国内IT基础设施几乎就是建立在英特尔CPU基础之上。国内绝大多数电脑都是X86 CPU+Windows,绝大多数数据中心都是X86 CPU+Linux/Windows。

由于英特尔CPU市场占有率高,且CPU性能、成本、软件生态、功耗等方面都做的不错,在短时间内很难对英特尔CPU进行替换。也许有人会建议用AMD CPU替换英特尔,但问题在于AMD也是美国企业,不久前,AMD也在其官网发表了声明,只不过AMD在措辞上充满了东方智慧,想在中国市场与美国政府意志之间找平衡。如果美国政府进一步增加压力,AMD也必须遵守美国法律和美国政府指令。

既然国外CPU没指望,国产CPU能够实现替换么?答案是很难。

诚然,最近几年,一些本土厂商基于ARM技术授权和台积电先进工艺开发了一系列48、64、128核CPU,时不时宣传超越英特尔。然而,这些CPU在性能、成本、生态上和英特尔有差距,目前只是在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以及特定行业有一定推广和应用,在商业市场上被英特尔压着打。另外,这些国产ARM CPU还高度依赖ARM的技术授权。

作为一家日资控股,且高概率被英伟达收购的企业,在美国政府长臂管辖的情况下,ARM只能乖乖听命,正如其多年其宣布遵守美国政府禁令对华为进行制裁。可以说,ARM授权是这些国产ARM CPU永玄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更关键的是这些ARM CPU无法兼容X86处理器的生态,即便PPT里的数据再好看,也只能被英特尔用X86+Windows/Linux的生态墙隔离在外。

就龙芯、申威等自主CPU而言,虽然在CPU性能、生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申威的超算芯片性能卓越,只不过未公开;龙芯在制造工艺落后1代的情况下,CPU单核性能已经超过了国产ARM CPU,3A5000的微结构水平已经追平了第一代AMD锐龙,能够在工控、办公、云服务等领域实现替换。但在性能、成本、生态等方面,自主CPU与英特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软件生态上的差距尤为明显,自主CPU至少需要5年时间,生态才能勉强摸到民用门槛。

唯一有一点机会的是国产X86 CPU。就兆芯而言,由于继承的是VIA已经落伍的技术,起点太低,目前只能满足党政办公场景所需。兆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英特尔的X86专利大棒,毕竟当年VIA就被英特尔打的半身不遂。就海光而言,替换英特尔CPU是能做到的,但现在海光最重要的是“低调发育”,而不是去摸老虎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