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十一的指标

  • A)发动机简介
  • 快舟11号使用的一级发动机直径2.2m,总长9.7m,装药量45t,具有高质量比、高比冲、大推力等特点,是国内应用碳纤维复合壳体技术的尺寸最大、装药量最多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目前不是了,经常看中国航天报的客官应该知道,4米多的固体发动机,航天科工去年吐血试验成功了,后续有什么用处,还有待确认)。

    根据公开报道,发动机的碳纤维壳体是新扬新材料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被誉为"黑色黄金",因其优异的材料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位于扬州高新区的江苏新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宽敞明亮,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的壳体就是在这里生产制造的。李俊说,这一发动机壳体呈椭球形,采用碳纤维小丝束缠绕,就像在球上缠绕丝线,线型精度要求高,张力控制要合理,非常难,国内没有技术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开发了专门适用于壳体缠绕的技术软件和一系列生产制造设备,经过反复改进,终于突破了多道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发动机壳体。"

    • B)姿态控制简介

    前期国内能掌握这一块的也就科技集团的几家单位,虽然和航天科工是亲兄弟,但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呀。 估计航天科工也憋了几年自己搞出来了。

    姿态控制发动机一般采用液体发动机,但目前也有提固体姿态控制的相关论文,但固体姿态控制的重复点火技术是难题。就液体姿态控制技术而言,现在国内民用航天有几家也做出来了,但除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以外,还没有能真正上天试试的。(但技术有了,毕竟各商业航天公司在航天六院很是挖了一群精英,还记得前几年的张小平事件,当时真是让人记忆深刻)。

    不过这也是好事,不然哪有现在国内航天百花齐放的局面,想想美国SpaceX,据最近俄罗斯媒体报道评论称:一家6000人的商业公司在技术上与俄罗斯25万的国家航天集团并驾齐驱,甚至还有较大的超越,可能很多体制内的同事说是NASA提供的技术,但说句实话:一级火箭回收技术、载人龙飞船、猛禽甲烷发动机、重型猎鹰等还真是SpaceX自己的绝活。

    • C)无依托发射技术

    我国的战略导弹走的是俄罗斯,或者前苏联的道路,采用的都是冷发射技术,看看DF41的大筒子就知道了。

    但这个大个的热发射还是首次,个人估计发射完,发射机构会惨不忍睹。。而且其近90吨的起竖载荷也是国内最大的(白杨M在47吨,国内DF41应该也差不多),快速起竖及行军时的稳定性及结构变形控制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