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君达】

每次换届,前任政府重要官员的去向都备受关注。近期,蓬佩奥和彭斯两位特朗普政府高官在右翼智库获得新工作,也让外界猜测二人很可能继续利用智库平台,推广强硬政策主张。

在此之前,《更长的电报》等来自美国智库的报告引起中美舆论关注,类似报告似乎成为外界判断拜登外交政策的依据。作为整体,智库对美国政策制定的影响力日益重要,但智库之间彼此竞争,其政策主张未必能付诸实践,大可不必过于担忧。

金君达:蓬佩奥找到新工作,目的很明确

蓬佩奥加入哈德森基金会,被解读为将继续反华路线。图片截自nypost

智库的本质是政治说客

政治游说是美国政治的一环,由于美国立法系统需要由职业政客来制定专业领域提案,说客是政府与利益集团之间必然产生的中间人。然而专业游说集团在美国声誉很差,虽然理论上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雇佣游说集团,但通常只有大企业和大型利益集团才有资源维持长期游说,部分集团(如美国商会、步枪协会)甚至拥有专属说客。

为了监督和限制游说活动,联邦法律如《1995游说公开法》要求说客进行登记和信息公开,但这些法规对于游说活动的实际监督能力有限,无论是说客还是利益集团都能够以多种手段回避监管。在当今美国政治中,没有明确客户的智库在政治决策中地位日益重要,曾经标榜其“学术中立性”的智库事实上也在承担游说功能。

美国智库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进步主义时期,该时期的美国社会广泛关注国内改革,智库作为能够提供专业建议、又没有特别利益绑定的“公共利益机构”发展起来,例如卡内基和布鲁金斯学会。该类智库的学术背景比较强,有时被称作“没有学生的大学”。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面临一系列新涌现的国际问题,以兰德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安全性智库应运而生,该类智库又被称为“政府承包商”。

金君达:蓬佩奥找到新工作,目的很明确

大名鼎鼎的兰德公司

六十年代,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发展带来了第三批智库建设,彭斯加入的传统基金会(1973年建立)、蓬佩奥加入的赫德森基金会(1961年建立)都属于该时代的智库。这些智库被称为“宣传型智库”,与先前的智库不同,宣传型智库积极参与公众辩论;它们带有强烈的利益倾向,往往为大企业鼓吹自由市场政策,传统基金会就是其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