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张维为与福山(右)辩论。

对于一个非西方国家,特别像中国、埃及这样的文明古国,我想成功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国在这方面总体上做得比较好,所以国家就迅速崛起了。

这三个关系是什么呢?第一点,现代化与本国文明传统的关系。我介绍了中国自己的经历,在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上,我们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

从1840年鸦片战争,我们中国国门被打开之后,当时中国被西方强大的物质力量、军事力量所震撼,导致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自己的文明失去了自信,甚至产生了“中国需要全盘西化”的这种呼声。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国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文明传统,其实是中国现代化事业极为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自信地坚持中国文明本位,同时汲取他人之长、与时俱进,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二点,现代化与本国现有政治制度的关系,中国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原来的政治制度,照搬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但很快就出现了水土不服,中国最终陷入了一盘散沙、军阀混战的局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个新的时代,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持续不断地探索,最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民情国情的现代化成功之路。

第三点就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因为西方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所以他们习惯了以自己的标准来看待整个世界,甚至有一种冲动要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但中国人对世界的研究表明,照搬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国家大都以失望或者失败告终,甚至是绝望告终。

1988年5月的时候,一位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来北京,他见到邓小平,希望邓小平谈一谈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当时邓小平这样说,他说“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

邓小平还补充了一句:“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应该这样”,这位总统接着又询问邓小平应该如何与西方打交道,邓小平回答说四个字“趋利避害”。

中国在自己现代化的进程中,从西方借鉴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推动了自己的进步,但中国在借鉴西方经验的时候,是以我为主,绝不盲从,借鉴是有选择的借鉴,绝不照搬。对西方经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们要加以克服和超越。

实际上,把我论述中国模式作品最早翻译成阿拉伯文的,是阿联酋的战略研究中心叫ECSSR,这是阿拉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智库之一。他们早在1996年就把我当时用英文发表的一本关于中国模式的小册子,翻译成阿拉伯文,可见阿拉伯世界关注中国模式由来已久。

我自己走过不少阿拉伯国家,包括多数的海湾国家,历史上,美国在海湾国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这些年情况开始出现了变化,用阿联酋的政治学者阿卜杜勒·哈利克·阿卜杜拉的话来讲是这样的,海湾国家对美国的信任越来越少,对中国的信任开始增多,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军事和战略上,而美国对此已经无能为力,背后是中国影响力的迅速扩大,中国已经成为海湾地区石油的最大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