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文/罗仪馥) 2020年3月,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多国生产活动中断,跨国贸易运输也有所阻滞,部分跨国产业链的运转被迫被按下暂停键,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开始调整原产业链的全球布局。截至3月31日,已有半数日本企业在美国、欧洲的工厂宣布停工,日立制作所和大金工业等企业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和日本汽车企业位于泰国的整车工厂也相继停产;韩国现代汽车、三星电子和LG电子等大型跨国企业宣布暂时关停其在美欧、印度等地的工厂。其中三星电子和LG电子已着手将部分产能转移至疫情相对稳定的越南等国;谷歌和微软正在加速将新手机、个人电脑和其它设备的生产环节从中国转移到泰国、越南等地。

综合来看,工厂停工只是疫情冲击之下的暂时性现象。在各国疫情稳定之后,由停工引致的供应链断裂与整体产业链停摆等短期危机也将迎刃而解。但此次疫情的影响可能并不止步于此。从长远来看,疫情暴露出的全球产业链的脆弱性也引发了各国政府与跨国企业对原有产业链布局的重新审视,疫情之后跨国产业链的全面重构也许难以避免。

生产“休克”:部分跨国产业链面临停摆危机

2020年第一季度,随着新冠疫情相继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暴发,由于各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环节不同,全球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也先后经历了严峻考验。

1至2月,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处于疫情的高暴发期,全国范围内的生产活动被迫暂停。无论是以中国为原材料与零部件(或中间产品)供应地的跨国产业链,还是将加工组装环节集中布局在中国境内的产业链,或者将中国作为主要目标市场的跨国产业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不少跨国产业链都出现了“断供”危机,生产“休克”现象开始由中国所在的产业链环节向上下游传导,其中以中国作为中间产品供应国的产业链(如汽车制造业、纺织业等)的内部传导情况最为迅速与突出。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韩国现代汽车在2月初宣布,由于从中国大规模采购的汽车零部件线束出现短缺,该公司将暂停其在韩国的生产,而韩国也是现代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制造基地。受此影响,2月份韩国汽车总产量与出口量同比下降约26.4%和16.6%。纺织业的跨国产业链也出现了相似的难题。印度、越南等主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高度依赖中国的生产材料供应,其中印度每年从中国进口4.6亿美元的合成丝以及超过1.4亿美元的配件,越南纺织业55-60%的原辅材料也来自中国,在中国纺织工厂全面停工的情况下,印、越等国的服装加工制造都面临材料短缺,无法按原进度生产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