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结构中,最大的商品组是电机和设备;录音和复制设备及其零部件(9.057亿美元,占进口的23.9%)、反应堆、锅炉、设备和机械装置及其零部件(5.78亿美元,占进口的15.2%)、地面运输工具(铁路或铁路除外)有轨电车车辆)及其零部件(2.453亿美元,占进口的6.5%),以及有机化合物、塑料及其制成的产品、黑色金属产品和轻工业产品(鞋、玩具、运动器材)。

因此,虽然白俄罗斯不是资源型经济体,但白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仍以天然材料制成的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与此同时,大量的工程产品被从中国进口到白俄罗斯,尽管该行业在白俄罗斯被认为是高度发达的支柱产业。

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白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长期变化。化肥在白俄罗斯出口中的份额大幅下降体现了这一问题所在:从2010年化肥出口占对华出口总额的71%,到2015年的85%,再下降到2018年的58% 和2019年的53%。这背后的问题是白俄罗斯机械制造和轻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以及食品工业在该国经济中的作用增加。

薛凯桓:白俄罗斯“转向”俄罗斯,对中白关系有何影响?

欧盟打击白俄罗斯经济支柱,钾肥、石油产品等产品。来源:莫斯科时报

中白贸易的快速增长和高度互补的良好大背景值得肯定,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双方贸易存在的不平衡因素。而这对中白贸易的继续发展存有些许的消极影响。

双边合作项目的成功与失败

双边合作的经济项目向来是国际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中白已经实施了30多个这样的大型项目。虽然有一些项目失败了,但实施的结果总体上仍然是积极的。

最早和最成功的项目之一是中国公司美的集团和白俄罗斯公司Gorizont创建的家用电器联合生产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方在企业中的份额从10%增长到55%,联合项目直接由中方管理层领导。中方初步直接投资590万美元。还转让了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技术。2007年至2015年,中方每年对企业营业额投入约1200万美元。

公司生产美的、Gorizont联合品牌的微波炉,同时还为其他家电企业完成第三方订单。联合项目的微波炉产量从每年15万台增加到2017年的每年110万台(需要注意的是,美的集团产品占俄罗斯微波炉市场的34%),并计划进一步提高到每年200万台的水平。热水器产量达到了每年4万台(计划增产至每年50万台)。2017-2018年,双方还讨论了在白俄罗斯联合生产空调的可能性,以及美的集团参与扩大白俄罗斯冰箱生产,现在这些计划仍在商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