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白俄罗斯仍然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使得进入世贸成员国的市场变得复杂。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期间,卢卡申科总统表示:“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使中国和白俄罗斯都能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在欧洲的利益。”然而这个目标却难以做到。白俄罗斯方面本打算与欧盟签署基本伙伴关系和合作协议,并于2020年底前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但现在的结果也不尽人意。

针对这个问题,白俄罗斯前驻华大使基里尔·鲁迪曾提议赋予“巨石”以“工业离岸”的身份,类似于中国香港的定位。也就是说,工业园区可以具有特殊地位,可以独立与欧盟和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在白俄罗斯经济贸易多样化的战略中,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

薛凯桓:白俄罗斯“转向”俄罗斯,对中白关系有何影响?

白俄罗斯前驻华大使基里尔·鲁迪。来源:eng.belta.by

然而,目前这个想法仍然是空中楼阁,因为一方面它需要在白国内为“巨石”工业园制定更具体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个特殊地位的运转因白俄罗斯的地缘因素也极度需要欧盟方面允许在园区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输出至欧方。而从现在的白欧关系来看,这个妥协至少目前毫无办法达成。

中白合作的国际因素

因此,俄乌冲突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白关系发展打开了新的机遇之窗。然而,这些关系的动态和前景受到内部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的许多国家都卷入了大国博弈,一触即发。领导层的更替,向政治民主的过渡,涉及种族冲突和其他各种矛盾都成为了其中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已成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进入其市场的主要挑战。专家注意到白俄罗斯发展的积极因素(地理位置、人员潜力、政治稳定等),同时强调白俄罗斯面临以下政治和经济风险:

白俄罗斯与中国加强合作恰逢2014年俄乌冲突的开始,起源于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粗暴行为”的担心。这种迹象在2018-2020年变得明显,其特点是俄罗斯在克里米亚西方步步紧逼之后,希望加强白俄罗斯的地缘屏障作用,很可能影响后者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在这种情况下,以总统卢卡申科为代表的白俄罗斯当局试图实行外交上的“多向量”政策,以应对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甚至信息等各个领域要求白俄罗斯与其协调一致的压力。白俄罗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是白俄罗斯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多样化的另一个因素。